打了窝水里却没鱼咬钩?别纠结了,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

钓鱼路人甲 2020-3-9 11:56:03

    钓鱼人都知道想要钓好鱼首先要将鱼诱进窝子里,而诱鱼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打窝了,钓友们希望通过打窝的方式将周围的鱼诱进窝子里然后开钓。所以很多钓友到水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窝,而且窝料还很考究,对鱼比对自己还好。可是很多时候却发现打了窝水里也没鱼,渔获和没打窝一样总是那么两三条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啥会这样?是窝料不行还是自然水域的鱼太少?又或者说是别的原因?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。

    1,钓位选得不对

    钓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水里的鱼多不多,而选择钓位又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,比如说钓位的水深,钓位的朝向,当天的风向风力等等。水里的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性,比如说一条河,一个在冬天钓得很好的钓位到了春天就不一定好钓了。一条河,有时候眼睁睁的看着对面的钓友连竿,自己这边的钓友集体空军。是不是很神奇?钓位就是这么神奇,如果钓位选得不对,用再贵的饵料,打再多的窝子也不会有鱼咬钩。咱们选钓位的时候最好不要急忙打窝,最好问问别人钓得怎样,钓得好的钓友的钓位是怎样的,你根据他们的钓位水深,地形选个差不多的就好了。

    2,当天的天气不适合钓鱼

    说真的天气不好的时候鱼真的很难钓,黑坑里的鱼够多了吧,如果天气不行浮漂照样一动不动。更何况自然水域本来就水广鱼稀,再加上天气不给力,真的只能在水边吹风。特别是在春天,水温整体还偏低,但是中午的太阳却比较大,鱼很容易出现上浮的现象。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就不要刻意钓底了,有时候钓浮都不一定管用。选择温差比较小的天气出钓比较靠谱,阴天,多云,小雨天都比大太阳天好钓。实在是喜欢晴天也不要选择大中午的时候出钓,早晚时分甚至夜钓都比中午要好钓。反正我遇到水面上一层鱼的时候基本上都没钓到过什么鱼,有时候干脆抽白条回去下酒,心情不美丽的时候直接回家。

    3,水情发生变化

    不管是自然水域还是黑坑水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只不过黑坑的水情变化多半是老板在捣乱,自然水域的水情变化可能原因更多一些。比如说开闸放水,好好的打了个窝,天气也不错,可是还没发窝就退水了,看着退得也不多,但是水里的鱼却很恐慌,没有安全感,都往深水区去了,窝子里当然没鱼咬钩。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方,还会因为上游有人偷偷排放污水导致水里的鱼感到不适而停口,特别是下雨的时候,很多工厂都偷偷排污,别看涨水了,实际上一条鱼都钓不到。

    4,人为原因

    钓友们有没有发现过这种情况,今天你去钓鱼钓得很好,第二天去钓的时候一条鱼都钓不到。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天气问题,水情问题,但也不能忽视人为原因。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你走后有人电鱼,网鱼,反正我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。有好几次我刚走,有人就在这里撒网,有时候钓得好的位置第二天来钓一条都钓不到,一打听,有人看我钓得不错就来电鱼,而且是划船电的,连续好几天这里都钓不到鱼。遇到这种情况,只能换钓位了。不过路人甲建议,钓鱼的时候不要让人随便提鱼护,特别是看起来不像钓鱼人的人。

    5,打窝本身原因

    打窝的方式不对,窝量不合适也会造成没鱼咬钩。我上的当有点多,吃亏就吃在对水底地形不了解就急忙打窝上。有2个例子最难忘,一次是用短竿(4.5米,钓1.5米左右),一大早就到了钓位,打窝后到了中午都没鱼咬钩,后来当地有个钓友告诉我说这个钓位前面有个沟,最少要用6.3的钓。结果换了6.3,果然是个沟,水比之前要深2米,重新打窝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鱼 咬钩了。还有一次,水底是个斜坡,我也是不管不顾的打窝,结果窝料全都骨碌碌的往下滚,越打窝越钓不到鱼。后面换了长竿钓才搞定。除了地形,有时候打窝的方式也很关键,比如说打窝动静过大,窝量太大,都会造成鱼不咬钩。

    最后:打窝后没鱼咬钩其实很正常,只不过有时候咱们没找到原因。在没鱼咬钩的时候不妨看看别人钓得怎样,如果集体停口,多半都是天气问题,水情问题,或者有人电鱼网鱼造成的。如果别人钓得到你钓不到,可能是钓位的问题,打窝本身的问题,这时候就要从这2方面进行调整了。
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