爷爷奶奶隔代宠孩子会多宠?这几点千万要注意

喵姐早教说 2019-11-6 10:11:33

    一个人,被越多的人爱着,就越容易感到幸福。小孩子也不例外,除了爸妈,最爱他们的恐怕就非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莫属了。可是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跟你太不一样了!

    最近微博上又有一个关于老人带孩子的话题上了热搜,#爷爷奶奶有多惯/宠孩子#,看下来满满都是欢乐!

    所有的父母几乎都有同一个问题,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老人实在是太护着孙子了。

    明明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家务,老人总要帮忙代替;想要纠正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,老人也说没关系;有时候觉得孩子做得不好想要教育孩子,老人还护着。你明明规定了一天只能看半个钟头的电视,可孩子一到爷爷奶奶家就能在电视前坐两个小时;你明明说了今天不可以再吃饼干,可是爷爷奶奶一来就给孩子吃了好几块……

    真是有一种宠叫【隔代宠】,有一种爱叫爷爷奶奶/姥姥姥爷的宠爱。

    老人为什么会宠孩子?

    你可能也会奇怪,明明小时候你爸妈对你很严厉,到了你的孩子,却这么宠溺。

    为什么呢?其实原因很简单,他们想要单纯享受养孩子的乐趣。

    随着年龄的变老,智力和心理会童稚化,和最下一代有更多的接近性;对儿女的控制力减弱,共同语言也减少,对晚辈爱的表达在孙子辈身上较易实现,所谓含饴弄孙是也;孙子辈在得到爷爷奶奶的爱抚后,对爷爷奶奶的亲昵,会安抚爷爷奶奶的寂寞。

    在你小时候,他们要担上父母的责任,怕宠坏你,现在做了祖父母,没有这个责任的压力了,

    隔代的长辈潜意识认为教育孩子是孩子爸妈的事,自己们只要照顾好孩子,给孩子最好的就可以了,换句话说,他们认为自己只有爱的权利,没有教育的义务,所以才会不计后果的表现爱。

    这是父母和祖父母同样爱孩子、但行为方式往往很不一样的根源。

    但是很多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已经达到溺爱的程度,“捧到手里怕摔着,含在嘴里怕化了”,连正常的孩子教育批评都舍不得,甚至还充当了在孩子调皮犯错时的“保护伞”,这就不可取了。

    那么如何避免老人过度娇惯孩子呢?

    大原则就是爸爸妈妈要尽量创造机会多跟孩子在一起。

    1.学会相互理解

    在面对隔代亲问题上,父母首先要做的,是学会相互理解,千万不要多加的指责,要明白老人溺爱孩子的做法虽然不妥,但是老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。

    2.多沟通,言语尽可能委婉

    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和老人多加的交流,把溺爱孩子的利弊分析给他们听,相信老人们也一定可以理解,毕竟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: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下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。

    比如追着孩子喂饭这事,要是只说对孩子不好,很容易让老人产生逆反心理“难道我是故意对孩子不好吗?”

    老幼兼顾的做法就是既为孩子着想又为老人考虑,就可以跟老人这样说:“妈/爸您看您这么大岁数了,还要追着孩子跑,太累了,万一磕着碰着,我们心里多过意不去啊,而且您每次喂完他自己也吃不好饭,时间长了胃该坏了,咱们还是锻炼孩子自己吃饭吧。孩子自己能吃饭了,这样上幼儿园咱们也能少操点心了。”

    这样的话显然老人听了也会觉得有道理,就会更受用。

    3.向老人推荐一些优秀的育儿文章

    比如收集一些优秀的育儿课程,文章,讲座,大家一起学习。

    有机会的话多带老人出去走走,多接触一些优秀的孩子、家长和老师,用更直观的结果帮助老人改变观念和态度。

    4.别忘了感恩和体贴

    无论怎么样,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都是爱孩子的,你把孩子交给他们,总比外人带着要放心吧?祖辈养大了自己的孩子,现在又要辛苦照料孙辈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要时常表示对他们的感谢,还应该多注意老人的身体和情绪状况,适当的为老人减轻负担。

    所以,即使他们带娃的方法方式上有欠缺,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宽容。就像我们自己也不希望有人对自己指手画脚,希望有人能接纳理解自己的不足,认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,给自己试错改进的机会,提供帮助,让自己体会到小成就?

    其实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,都是很希望把孩子带好,自己的后代谁不希望他们好呢。

    希望年轻父母们真的从心里感激老人的辛劳,不要在潜意识中将一切视作理所当然呐!
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