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王爱喝酒,近来因天气炎热,晚上常喝酒、吃夜宵,这几天突然眼睛黄了,小便黄,困乏无力,他妻子慌了,陪同来医院就诊,一查结果吓一跳:谷丙转氨酶850U/L, 总胆红素156umol/ml,甲肝抗体:阳性。这是戊型病毒性肝炎,肝功能受损了,幸亏来医院,不然病情会更严重。一问才知道,最近总是熬夜,喝啤酒,吃海鲜烧烤,估计夏季炎热,海鲜等食物易滋生病毒、细菌,烧烤有点没熟透,所以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。
病毒性肝炎及分类
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具有传染性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流行广泛,发病率较高等特点。目前主要分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、戊型5种,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(HAV)、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、丙型肝炎病毒(HCV)、丁型肝炎病毒(HDV)、戊型肝炎病毒(HEV)五种病毒引起。甲型、戊型肝炎属于急性病毒性肝炎,乙型、丙型肝炎多为慢性肝炎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、食欲减退,恶心、呕吐、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,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。小王患的是甲型病毒性肝炎,属于急性肝炎。
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
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,经粪-口传染,为消化道传播;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其他体液如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唾液、乳汁、月经、泪液、尿、汗等也可传播。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:①母婴围产期传播: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和产后密切接触引起。②医源性传播:通过输血、血浆、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、针灸用针、采血用具而传播。③性传播或其他:通过性接触或破损的皮肤黏膜造成的密切接触传播。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。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基本相同。戊型肝炎主要经粪-口途径而感染传播。
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:
1、血液传播: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或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,有乙肝、丙肝、丁肝和甲肝戊肝(大量输血和透析时)。
2、母婴传播:乙肝、丙肝、丁肝
3、性传播:乙肝、丙肝、丁肝
4、消化道传播:甲肝、戊肝
小王是吃了感染戊肝病毒的食物发病,为消化道传播。
病毒性肝炎的易感人群
各种年龄段人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普遍易感,均可发病。
甲型肝炎,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,由于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,发病者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。乙型肝炎,新感染者及急性发病者主要为儿童,成人患者则多为慢性迁延型及慢性活动型肝炎;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者,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高者往往不容易发病。丙型肝炎,发病以成人多见,常与输血与血制品,药瘾注射,血液透析等有关,凡是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、注射吸毒者、血液透析及肾移植的患者、丙肝的家庭内接触者、丙肝孕妇所生的婴儿等都是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,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血和血制品者等。丁型肝炎的易感者为HBsAg阳性的急、慢性肝炎及或症状携带者。戊型肝炎各年龄普遍易感,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。
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,可重叠感染先后感染。
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
1.急性肝炎可有乏力、发热、黄疽、纳呆、恶心、呕吐、胁痛、腹胀、肝区疼痛、肝肿大等。慢性肝炎为急性肝炎迁延不愈,病程超过半年,可有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,也可有脾肿大、肝掌、蜘蛛痣等,还可有肝外多器官损害,最多见为关节炎和慢性肾炎。重症肝炎起病急骤,黄疽迅速加深、明显出血倾向、肝萎缩、肝臭、嗜睡、抽搐、烦躁、谵妄、昏迷、尿少或尿闭等。
瘀胆型肝炎黄疸较重,并可有乏力、皮肤瘙痒、肝肿大、大便呈灰白色、消化系统症状较轻。
早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发展状态。
病毒性肝炎的治疗
甲型、戊型病毒性肝炎,治疗均不需抗病毒治疗,主要以支持治疗,辅以适当保肝药物,避免饮酒、疲劳,避免使用损肝药物。
乙型肝炎的治疗,包括抗乙肝病毒治疗、保肝治疗、抗肝纤维化或者抗肝硬化治疗等等。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。
丙肝的治疗,以往是利巴韦林联合长效干扰素,但治疗周期长,副作用多。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s)的问世,显著提高丙肝治愈率,也将治疗周期缩短至12周。
病毒性肝炎的预防
预防是控制肝炎的有效措施。
甲型、戊型肝炎按消化道疾病的隔离措施,如加强水源管理、保护水源、提高环境卫生水平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、注意食品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。目前甲肝疫苗可用于预防甲肝。
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按血液传播性疾病预防,如严格筛选献血员、推行安全注射、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、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,劝其戒毒,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,理发用具、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,性接触时使用安全套。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个体间的传染(包括阻断母婴传播),但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问世。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,按照0、1、6个月程序,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,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。对于阻断母婴传播时还需于婴儿出生后24h内尽早(最好在出生后12h)在不同部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,剂量应≥100IU。
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
目前对病毒性肝炎还无特效疗法,除注意休息,饮食和加强护理外,可采用中医疗法。急性黄疸性肝炎属祖国医学中黄疸的范畴,根据中医的辨证,可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。
(1)阳黄,因湿热造成,症状:身目俱黄,黄色鲜明或晦暗,发热口苦,心中烦躁,恶心、呕吐、口干苦,腹部胀满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苔黄腻。或伴有头重身困,胸脘痞闷,恶心、食欲差,口渴不欲饮,大便溏等。用茵陈蒿汤加减。
(2)阴黄,因寒湿、血瘀引起,症状:①寒湿发黄,眼及皮肤发黄,黄色晦暗甚者如烟熏,腹胀闷,饮食减少,大便不实,小便不利,身倦无力,畏寒肢凉,舌质淡舌苔自腻。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温化寒湿,健脾和胃功效的方药,如茵陈术附汤加减。②气滞血瘀,形体消瘦,纳呆食少,腹胀满,胸、颈及面部有血管痣,其色黄晕如油而暗,或伴有腹胀大,便血,鼻出血,唇舌紫暗。治疗时可选用具有柔肝健脾,活血散瘕功效如血府逐瘀汤加减。
小王除用降酶西药外,采用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治疗。
另外,参加健康教育学习有益于了解肝炎常识,比如肝炎日讲座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每年举行世界肝炎日活动,2019年7月26日上午8:30-11:00,以郭朋主任为首的专家组成员,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大厅和肝病科门诊开展“世界肝炎日”健康教育讲座和主题咨询活动。专家在群众咨询过程中,对肝炎的类型、临床表现、传播途径、防控措施、疫苗预防接种、抗病毒规范治疗、药物肝酒精肝脂肪肝的危害、中医药治疗肝病优势等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,提高了群众对肝炎的认知度。